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通知公告

2025

08/22

19:06

来源: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乌鲁木齐市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
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情况

2022325日至425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61日反馈了督察报告。针对督察报告中涉及我市的问题,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全力推动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截至20256月底,我市牵头的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8项,其余1项正在持续推进中;转办我市的811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

一、高位统筹推进,坚决落实督察整改政治责任

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全面、彻底做好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摆在突出位置,把抓好督察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统筹谋划、攻坚推进,确保督察整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市委、市人民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以及整改工作调度会,研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市领导多次赴现场调研指导,有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二、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督察整改取得实效

(一)细化工作任务。市委、市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分析督察反馈问题,在自治区整改方案的基础上科学细化制定《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方案》,逐一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及完成时限,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为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长效机制。市、区(县)各级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覆盖全市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形成生态环境大保护工作格局。制定《乌鲁木齐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乌鲁木齐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清单》等制度措施,明确了市属各相关部门、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修订了《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三)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靠前指挥、职能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实现全过程监管。通过台账式管理、清单式调度、精准帮扶、靶向通报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分析、查找症结、剖析原因,着力补齐短板,确保整改到位。

(四)持续巩固成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按照《乌鲁木齐市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督促相关牵头单位对中央督察整改任务及信访件定期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项目准入,支持引进战略新兴产业落户一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对新、改、扩建煤电、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煤化工、有色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保符合国家及自治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相关要求,严禁“三高”项目入乌2025年上半年,我市未备案(核准)“三高”项目。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乌鲁木齐市发展新质生产力试点实施方案》,紧紧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谋划产业布局,重点攻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优势产业,发展纺织服装、绿色食品两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2025年上半年,我市共备案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氢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7个,总投资约272亿元。

(二)持续推进大气环境整治。紧盯“四源”治理,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大气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加强工业源污染深度治理。推动21家涉气重点企业开展环保绩效分级“创AB”提级改造;组织14家重点工业企业实施28个“一企一策”减排项目,建成后年减排能力可达600吨。二是加快实施工业污染排放深度治理。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48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工作,并于2025124日将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情况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三是加快实施机动车清洁化行动。2025年上半年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机动车5584辆,更新及新增新能源公交、出租、物流、环卫车辆1490辆,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四是强化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不断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制定《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和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制度》,持续开展应对重污染天气会商工作,共同推动天山北坡城市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截至630日,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46天,同比增加2天。

(三)持续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持续统筹做好节水、调水等相关工作,全市实际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自治区水量控制指标内。一是做好节水顶层设计。加大节水型载体建设,编制完成《乌鲁木齐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20242035年)》,2025年我市灌溉水利用系数预估为0.7039,较去年系数基本持平,切实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二是持续推进调水工作。加大外调水利用力度,2025年计划利用外调水2.02亿立方米,2024年提高0.4亿立方米。三是积极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56月底,我市地下水开采量为1.12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0.26亿立方米。四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25年我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预估用水量24.47立方米,较2020年(29立方米)下降15.62%;万元工业增加值预估用水量23.81立方米,较2020年(28.6立方米)下降16.74%,水资源配置能力及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25年上半年,全市河流、湖库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为87.5%77.7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磨河水源地受天然因素影响除外)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下一步,市委、市人民政府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部署要求,持续用力抓实抓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不断巩固拓展整改成果,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从美丽新疆建设实践出发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首府。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2025822日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