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5

12:49

来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39号提案的答复

马建新委员

您好!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规范劳务市场秩序,杜绝马路待工现象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积极推进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建设。为解决马路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问题,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加规范、便捷的就业服务,我市积极推进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建设。目前,已建成5个零工市场分布在天山区、沙区、水区、经开区(头屯河区)、米东区。建成27个零工驿站,分布在全市中心城区的各个社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从场地、平台、服务等多方位发力,为零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用工登记、职业供求信息发布六位一体的公益性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功能设施完善零工市场内设置了求职登记区、岗位洽谈区、信息发布区、休息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并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显示屏、电脑等设备,实时发布岗位信息。同时,还提供免费的饮水、充电、Wi-Fi等服务,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服务内容丰富为零工人员和用工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包括免费的求职登记、岗位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基础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如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等,提升零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设立劳动权益保障服务窗口,为零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劳动纠纷调解等服务,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全力打造示范性就业驿站。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今年,我市将在4个主城区(天山区、米东区、经开区(头屯河区)、水磨沟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就业驿站,把就业服务延伸到“家门口”,依托就业驿站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求职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服务、人才招聘、权益保障等公共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公共服务覆盖面,增强就业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均衡性和可及性。目前1个就业驿站(天山区小西门商圈就业驿站)已于326日正式揭牌运营,其余3个就业驿站正在打造中,地点拟定于水区南湖市民广场、乌鲁木齐站北广场、米东区芦草沟乡集镇社区预计6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新打造就驿站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布局规划合理就业驿站选址在商圈广场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方便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就近获取就业服务。驿站将与已建成的零工市场形成互补,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二是服务功能多样就业驿站将提供求职登记、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基础服务,同时还将结合周边区域的产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开展特色化服务。例如,在产业园区的就业驿站,将重点为园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等服务;在社区的就业驿站,将针对居民的就业需求,提供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岗位信息。三是线上线下融合就业驿站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岗位信息在线查询、在线求职应聘等功能。通过数字化赋能、网格化布局、专业化服务,构建位优势明显、场景化服务高效、政策咨询专AI数字赋能、党建+就业公共服务5大特色服务生态就业服务从窗口内”延伸街面上,实现就业服务与企业需求、群众期待零距离”对接,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全链条就业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优化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服务。不断完善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的功能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政府官网、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社区公告、招聘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的服务功能、岗位信息、入驻政策等,提高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引导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单位到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进行求职招聘。

(三)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健全由人社、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对马路人力资源市场的整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工作合力。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的建设与运营。对入驻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工单位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促进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425日       


人:张明艳         联系电话:468061918799192829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