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乌鲁木齐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次数:4234次   【字体:

孟晓燕委员:

您好!您在乌鲁木齐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城市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适配能力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市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会同水磨沟区政府、米东区政府、市住建局、市城管局、水投集团认真研究办理,我局作为提案的主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建立雨污排水管网建设管护体制的建议

乌鲁木齐市雨水管线随道路由住建部门负责建设,建成后交由城管部门负责维护管理。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市城市管理局为雨水管道的责任主体单位。

二、关于开展雨水收集调蓄研究建设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由住建部门牵头,在雨(雪)水收集调蓄研究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我市20216月成功入围国家第一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开展为期3年的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明确了聚焦雨雪水导致的城市水安全问题,以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重点,系统推进河流廊道生态修复和长效机制建立的总体思路。在示范期内,直面雨、雪水管理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盲区,开展了一批引领型、实用型的课题研究,如《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微气候及雨—1—()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二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统筹推进海绵型建筑小区、市政道路建设,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扩容的系统性措施,结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保障城市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关开展污水收集及调配、调蓄研究建设工作的建议

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城市排水依地势由南向北汇流,分为八大排水系统,污水管网总长度2794公里。目前全市共有污水处理设施14座,总处理规模为106.2m³/日、年处理污水2.7亿,已成为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新建河西三期、河马泉新区及米东区城镇污水厂,加大再生水水源工程建设

为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优化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统筹协调源、网、厂、河、智的一体化治水模式,提出城市供排水近、远期重点建设任务,逐步完善城市供排水网络系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好供排水保障,市水务局已启动《乌鲁木齐城市高质量发展供排水保障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合流制排水系统管控策略与冒溢点治理模式研究,修建蓄水池,在雨污分流前起到调蓄削峰作用,有效缓解冒溢,雨污分流后起分流制排水系统径流污染控制的作用。目前我市正在积极谋划城区排水系统调蓄工程,计划在高新区(新市区)、水磨沟区新建3座调蓄水池,蓄水总量5.5。现正在办理规划手续、国土手续及施工许可证,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四、关于加快补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的建议

我市着力加快补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两河片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已完工,预计202510月进行调试运营;河马泉新区污水处理厂20235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10月底完成项目建设。河西三期污水处理厂于2023年开工建设,项目总投67228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4300万元,正在积极筹措资金,推动项目建设。米东区城镇污水厂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项目,2022821日完成立项批复,2023717日完成施工总承包招标,正在办理转国有建设用地手续,计划20256月开工,2026年年底完成建设。

五、关于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投运的建议

水磨沟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八道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八道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业主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总投资1.2亿元,设计处理能力0.75万m³/d,远期可达1.2万m³/d,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项目于2021年开工建设,2024年底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2025年2月完成了运营单位招标,3月底运营单位已进厂开始设备联调联试,计划4月底前完成进水调试,同步推进在线监测、环保验收等工作,确保9月底前正式投运。

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及时告诉我们。再次感谢对城市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若有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随时与我局联系。    

2024418日          

   

联系单位:乌鲁木齐水务局

人:艾绍拓      联系电话:4889113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